9月25日为鲁梅尼格的70岁诞辰,值此之际,拜仁官方队刊《塞本纳51》刊载了鲁梅尼格的生日专访内容。鉴于篇幅较长,特将其拆分为四个部分予以发布。在专访的第三部分,他阐述了自身的建队理念,并回顾了初入拜仁时的情形。
故而在组建球队与进行转会时,亦需秉持耐心
“所言极是,我们无需每年引入5名新球员。过往,我们每年仅引入一名新球员便已足够。在拜仁,我们务必更加重视青训营。”
“我仍记得赫内斯在开幕式上所言:‘青训营乃我们对外界转会狂潮的回应’,此言恰如其分。当然,你可以完成一笔耗费巨大的转会——过往亦不乏此类情况。”
“然而,我们亦将拉姆、施魏因斯泰格、穆勒、阿拉巴和巴德施图伯等球员融入球队。从长远视角审视,稳定性与连续性相结合,辅以本土人才与顶级国际球员的选择性补充,方为成功之道。”
伦纳特-卡尔与比朔夫乃近期加入球队的年轻球员
“我们必须为年轻球员提供机会。当前,国际足球顶级水平的薪资结构居高不下,拜仁难以长期维持。因此,我们需要制定一项可持续的计划,以尽可能降低风险。”
“诸多俱乐部因投入薪资与转会的狂潮而陷入困境,一次成功之后便面临破产。此等情形绝不能在拜仁发生。我并非主张我们必须完全遵循过往的做法。”
“但我们需要一种契合时代的理念,同时仍坚守我们的俱乐部精神。世界上没有任何奖杯值得以牺牲你的理念为代价。”
作为一名年轻球员,在拜仁立足究竟有多艰难?
“起初我倍感紧张。你18岁便来到拜仁,突然间便与贝肯鲍尔、盖德-穆勒、塞普-迈尔、赫内斯、布赖特纳等传奇球员并肩作战——我只是仰望他们,心中暗自思量:你究竟来到了怎样的一个环境?”
“当我离开小小的利普施塔特来到慕尼黑时,许多人断言我在那里将难获出场机会。然而,在我的首年,我实际上出场了28次。决定性因素是在西班牙南部韦尔瓦的一场友谊赛。”
请详述一二
“我们在四支球队中排名末位,休息室的气氛异常紧张。我们的教练罗伯特-施万彻底崩溃。尽管我一分钟都未上场,但我悄悄溜走,待气氛平复后才重新现身。”
“施万对我咕哝道:‘你去哪儿了?现在你可以把所有12个铝箱都搬出去!’其他球员欲助我一臂之力,但施万却未予允许。”
“此乃当时对年轻球员的培养方式之老派风格,却颇具教育意义。当然,如今已不能如此行事,但它确实产生了深远影响。”
当时这对你产生了何种影响?
“随后我前往与赫内斯共用的房间,他对我说道:‘勿要介怀,他对我们所有人都曾如此行事。只要你继续全力以赴,他定是在你身上看到了某种特质,否则他便不会如此对你’,此言给了我极大的激励!”
“我随后意识到:施万乃一位运用‘胡萝卜加大棒’方式管理球队的人——且起初几乎全是大棒。我想将此点传达给我们今日的年轻才俊:作为一名年轻球员,你必须付出艰辛努力方能赢得一切,这并非总是易事——但极具价值。”
(编者注:“胡萝卜加大棒”乃激励方式之一,通常指奖励与惩罚并存的激励政策,即运用奖励与惩罚两种手段以诱发人们所期望的行为。此词源于一则古老故事“要使驴子前进”,即在驴子前方放置一个胡萝卜或用一根棒子在其后方驱赶。)